生態(tài)環(huán)境部近日向媒體公布了2023年第三季度(7—9月)和1—9月全國地表水環(huán)境質量狀況。第三季度,3641個國家地表水考核斷面中,水質優(yōu)良(Ⅰ—Ⅲ類)斷面比例為77.3%,同比下降1.7個百分點。1—9月,3641個國家地表水考核斷面中,水質優(yōu)良(Ⅰ—Ⅲ類)斷面比例為87.1%,同比上升0.8個百分點。
從數據來看,前三季度全國地表水環(huán)境質量有所改善,但也要看到,國家地表水考核斷面水環(huán)境質量變化情況排名后30位城市中,近年來首次出現倒數前3位均為南方城市的情景。
廣西共9地進入前30位
前三季度國家地表水考核斷面水環(huán)境質量狀況排名前30位城市中,南方城市仍占大多數,有24個南方城市進入排名,與上半年國家地表水考核斷面水環(huán)境質量狀況排名前30位城市相比,總數增加了2個。位于西北地區(qū)的新疆維吾爾自治區(qū)和甘肅省共有6個城市進入前30位。
其中,廣西壯族自治區(qū)柳州市排在第1位。數據顯示,2022年國家地表水考核斷面水環(huán)境質量狀況排名前30位城市,柳州市就排在第1位。今年以來,柳州市排名曾出現波動,第一季度排名有所下滑,排在第7位,前二季度柳州排名上升至2位,前三季度,排名又上升1位,位列第1位。
除柳州市外,廣西壯族自治區(qū)還有8地進入前30位,數量最多,占比接近三分之一。分別是桂林市第2位、崇左市第6位、百色市第13位、河池市第15位、貴港市第17位、梧州市第19位、賀州市第21位、來賓市第24位。值得注意的是,今年以來,廣西壯族自治區(qū)在進入前30位的城市數量上持續(xù)領先,分別為第一季度(9地)、前二季度(8地)、前三季度(9地)。
新疆維吾爾自治區(qū)有4地進入前30位,數量上僅次于廣西壯族自治區(qū),分別是克孜勒蘇柯爾克孜自治州第3位、吐魯番市第5位、昌吉回族自治州第9位、哈密市第30位。其中,克孜勒蘇柯爾克孜自治州位列第3位,系今年以來最好排名,排名與前二季度排名相比(第10位)進步明顯。
前三季度國家地表水考核斷面水環(huán)境質量狀況排名后30位城市中,新疆維吾爾自治區(qū)五家渠市位列倒數第1位,這也是此次排名新疆維吾爾自治區(qū)唯一進入后30位的城市。且今年以來,五家渠市排名始終位列倒數后三位(第一季度倒數第2位、前二季度倒數第1位、前三季度倒數第1位)
后30位城市中,河南省城市占比最多,有6地進入。分別是商丘市倒數第2位、周口市倒數第5位、開封市倒數第8位、濮陽市倒數第19位、新鄉(xiāng)市倒數第20位、鶴壁市倒數第21位。其中,商丘市已連續(xù)2次排名(前二、三季度)排在倒數第2位。
杭州、臺州、鹽城水環(huán)境質量變化靠后
前三季度國家地表水考核斷面水環(huán)境質量變化情況排名前30位城市中,新疆維吾爾自治區(qū)石河子市排在第1位,且連續(xù)兩次排名都在第1位(前二、三季度)。其考核斷面所在水體瑪納斯河、蘑菇湖水庫的變化程度為-30.18%(負值表示地表水環(huán)境質量同比變好),成為今年以來變化程度首次突破-30%的水體。同時也要看到,雖然水環(huán)境質量變化情況排名連續(xù)兩次位列第1位,但其水環(huán)境質量狀況排名并未能進入前30位。
今年以來,吉林省白城市持續(xù)出現在國家地表水考核斷面水環(huán)境質量變化情況排名前30位城市中,且從未跌出前3位。前三季度,白城市考核斷面所在水體變化程度為-16.64%,僅次于石河子市,排在第2位。雖然水環(huán)境質量變化很大,但白城市同時也出現在前三季度國家地表水考核斷面水環(huán)境質量狀況排名后30位城市中,位列倒數第15位。
前三季度國家地表水考核斷面水環(huán)境質量變化情況排名后30位城市中,首次出現倒數前3位均為南方城市的情景。其中,浙江省杭州市倒數第1位、臺州市倒數第2位、江蘇省鹽城市倒數第3位,考核斷面所在水體變化程度分別為12.63%、11.39%、9.93%(正值表示同比變差)。湖北省咸寧市、隨州市位列倒數第4、5位。
具體來看,杭州市共有12個考核斷面水體,其中有10個考核斷面水體水質達到《地表水環(huán)境質量標準》(GB3838-2002)Ⅰ類或Ⅱ類。臺州市也有過半(8/13)的水體水質達到《地表水環(huán)境質量標準》(GB3838-2002)Ⅰ類或Ⅱ類。鹽城市有15個考核斷面水體,但水體水質均未達到《地表水環(huán)境質量標準》(GB3838-2002)Ⅰ類或Ⅱ類。
來源:中國環(huán)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