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報訊 昨日起,市東江水務有限公司第六水廠正式開始向大城區(qū)供應優(yōu)質水,目前東城先喝上優(yōu)質水。昨日上午,市委常委、組織部部長龐國梅宣布,第六水廠優(yōu)質水工程竣工。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李秀冰、市政協(xié)副主席朱伍坤出席了典禮。
引進先進水處理工藝
隨著昨日的正式投產,優(yōu)質水將順著自來水管道輸送到市民家中。
第六水廠是我市首間采用國內先進的深度處理工藝的水廠,除對常規(guī)凈水工藝進行強化外,還增設了的“預臭氧氧化”、“主臭氧氧化+生物活性炭過濾”處理工藝。據介紹,第六水廠工程總投資約為8.96億元,供水范圍擬覆蓋市中心區(qū)及寮步鎮(zhèn)、長安鎮(zhèn)、大嶺山鎮(zhèn)、松山湖高科技產業(yè)園區(qū)。
竣工典禮結束后,龐國梅一行參觀了水廠的廠房和設備。在臭氧制備車間,工作人員介紹,水廠從瑞士引進了處理工藝中最關鍵的臭氧發(fā)生器,儀器產生的臭氧凈化害有機物,將一些較大的有機物氧化得更小。
隨后,龐國梅一行又參觀了水廠內生物活性炭濾池。在一個過濾池的一小塊透明玻璃墻前,市城管局局長鐘耀祥介紹,這是生物活性炭過濾層,可以吸附有機污染物,還能改善出水的嗅味指標。“這是我們參觀日本的水廠借鑒回來的,方便市民參觀,直觀的了解深度處理的工藝。”鐘耀祥說。
東江水務公司負責人介紹,活性炭表面積很大,具有很強的吸附能力,使水質得到凈化。這些活性炭從山西、寧夏等地購買而來,可以用3年左右。
配套管網工程計劃年底完工
有了優(yōu)質水,還需要管網的輸送。生銹的管網輸出的水仍然不能達標。為此,優(yōu)質水的配套管網工程計劃于2009年底全部完工。
“目前東城先喝上優(yōu)質水,隨著管網的鋪開,大城區(qū)逐漸都能喝上。全面投產后,供水范圍將首先覆蓋中心市區(qū)部分區(qū)域及松山湖高科技園區(qū)。”市東江水務公司的總工程師盛德洋介紹,該公司現有的另外幾家水廠也會采取先進的凈水工藝。